据英国媒体《卫报》网站近日报道,学霸们究竟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培养的,大家对此意见不一。一部分人认为有些孩子能够取得比同龄人更高的成就,另一些则觉得只要方法得当,所有人都能显得“有天赋”。

对此,专家也总结出了7条建议,能够帮助孩子在特定的领域取得更好的表现。
1.询问他们喜欢什么
如果有兴趣的话,做起事来就容易多了,所以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去发展他们喜欢并擅长的事情。教育的目的就是让人们找到自己的竞争力。
而如果人们对一件事情并不关心,学校应该有责任提高他们的兴趣,但不要强迫孩子们去做。有很多方法可以达到目的,合适的引导教育、个人干预行为、通过导师和APP教学都是不错的办法,可以藉此鼓励孩子们发掘自己的潜力。
2.找到什么在拖后腿
年轻人有时候看不到自己的天赋,教师和家长要引导他们抓住机会。天才儿童也会有其他烦恼:感情敏感,社交恐惧,完美主义或是缺乏毅力,这些都可能发生。即便是最细小的一件事情,也能影响孩子。如果某些需求没能得到满足,他们可能会感到自卑或缺乏自信。
3.理解学生是怎么学的
因材施教很重要。成人会自己去寻求灵光一闪的时刻,而对于孩子们,教师和家长更能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方向。
4.学会玩游戏及参加其他活动
游戏中蕴藏着大量智慧,可以提升逻辑思考的能力,聪明的孩子会将其用于生活中的其他事情。某些特定游戏也能教会孩子时事和国际关系等等方面的常识。
5.家长需要参与
作为孩子的首位也是时间最长的老师,家长要能够明白自己的重要性。当孩子没能做好时,家长仍旧可以保持期待,但不要强求过高的目标。研究表明这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。
6.教导孩子接受成长型心态
人怎样面对失败的时候,她识别出了两种不同的心态,一种是固定心态,一种是成长心态 。前者认为是自己的能力有限导致了失败,而后者认为通过失败可以积累经验并最终克服困难。要鼓励孩子相信自己能够做到。
7.更多畅谈未来
如果告诉孩子们努力的结果是什么,他们就会觉得前景美好,触手可及,从而更加积极地发掘自己的潜力,了解努力和成就之间的关系。
来源:环球网 编辑:李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