钱和:带着老乡走上科技脱贫路

  钱和到大棚里观察富硒大白菜的生长情况。 
 

  冬季的宿迁沭阳,透着几分肃杀,刺骨的风刮过辽阔的平原腹地,高大的杨树支棱着树杈笔直地插向天空,零散的村落和低矮的房屋,路上所见寥寥的行人多是留守的老人。
  江苏扶贫看宿迁,宿迁扶贫看沭阳。作为省委驻沭帮扶工作队的一员,省科协扶贫干部钱和就在沭阳塘西村扶贫。
  这已经是钱和第三次主动要求下乡扶贫。再过一年便是退休的年龄,他告诉记者,自己有扶贫的经验,又是学农出身,想在退休前用自己的农业专业知识为贫困地方的农民们做点贡献。“认准了这个方向就马上行动了,时间紧迫,一秒也浪费不起。”

  四万五千公里的车程,驶上脱贫路

  从宿迁到塘西,钱和都是自己开车。“县汽车站没有直达村里的车,一般要先坐公交再倒车才能到塘西。为了工作方便,提高办事效率,我就把家里新买的车也开到了村里。”可是,将近两年的时间,新车也不新了,窄小的村间小路,横冲直撞的电瓶三轮,让车子伤痕累累。

  钱和自己也有些心疼。“但在村里办事就这样,和城里不能比。有时到市里、县里,有车方便快捷,接送专家也方便。”两年多的时间,45000公里的车程,钱和往返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,也载着塘西这个灰蒙蒙的村落一路走向脱贫的道路。

  扶贫压力大、条件差,对于扶贫干部来说,生活上自然有种种不便。“来了这里,就能体会到城乡之间的差距。村政府吃饭的标准是,早晚三块,中饭六块,六块在南京能吃到什么呢?我们都笑谈,‘早晚难见荤,中午荤寥寥’。”下乡第一年钱和住在村政府六楼,早晚都要爬上爬下,由于水压不足,缺水也是常事,他常常只能上半夜先睡觉,下半夜再起床洗澡洗衣服。这样一来,自己的生物钟也彻底乱了,一到半夜便睡不着觉。

  农村扶贫,给钱不如给科技

  对钱和来说,生活上的问题都是可以克服的,工作上的难题才是重点。工作怎样见实效?这个问题从最初就困扰着他。刚到塘西村,钱和就跑进地里查看土壤情况,一一拜访村里的113户贫困户,到家庭、到田头,计划帮扶措施,提供增收思路。

  钱和发现,沭阳塘西是黄泛冲击平原的盐碱性土壤,农作物的产量薄弱,经济效益也不高。加上村里老龄化严重,年轻人都去城里务工,留守的老人对农田的产出也不是特别在意,全村低收入户占到了全村总户数的近三成,村级集体经济也极为薄弱。“零”产业、村子乱、卫生差……从干部到群众,都让一顶“穷帽子”压得喘不过气。

  如何改变这样的局面?学农出身的钱和意识到,发展现代农业、高效农业是必由之路,他依靠科协自身的网络、技术、人才优势,请来了农业方面的专家,对全村的农业发展状况、生产情况、农民发展生产的条件和个人意愿进行了调查和分析,多次召开由县、镇、村干部参加的座谈会。通过广泛的调研和深入的论证,他发现种植富硒植物能够带来很好的效益。

  “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,适量补充能够有效提高人体免疫力,解毒、排毒、抗污染。我通过农技协联系到南京六合的一家富硒大米基地,引进了富硒农作物的技术。”随后,钱和成立了村农技协,把原来已经停止运转的农业合作社再次组织了起来,多次和村民们谈心、动员,正式在塘西种起了富硒农产品。

  然而,试种后钱和发现,由于土壤、播种技术等种种原因,塘西的富硒大米在口感上并不具有优势,大米是否具有市场,口感是决定因素,环境条件限制没有办法改变,那就只能调转方向。“当地种植出的大米与市面上的产品口感差异大,但小麦、面条的口感差异很小。”考虑到这点,钱和带领合作社将工作重心放到了富硒小麦上。合作社通过对富硒小麦进行深加工,创新形式推出富硒面条,硒含量经省农委检测达到了标准。第一年的试种,100亩地的小麦,加工出近四万斤的富硒面条,短短2个月时间,便销掉了大半。一颗颗小谷粒,成了塘西脱贫致富的“金疙瘩”。

  从理念到现实

  科技扶贫带来幸福感

  谈到钱和,塘西村的汪玉成书记竖起了大拇指,自来村里起,钱和便一心扑在扶贫工作上,没有周末。村里的广场、公厕、光伏设施都是钱和带头建设的,生产富硒农作物的全套流程也由他亲自完成,从技术引进到后续包装、加工、市场开拓无不亲力亲为。为了学习米砖制作技术,钱和自己上网搜索,买真空机设备,开100多公里的路跑到宿迁市里学习。上个星期,他还亲自去山东临沂洽谈富硒面条的销售渠道。

  “钱书记头脑里整天想的就是科技致富!”隔壁东渡村的葛效高书记说。看到塘西的发展,葛效高颇为羡慕,也通过钱和的帮助引进了富硒农产品技术,种植富硒西瓜和富硒白菜。连片大棚里,绿意盎然,是希望,也是未来。葛书记说,钱和的任期结束后,还想聘请他当顾问,因为他有想不完的好点子、用不尽的新技术!

  “扶贫需要什么?政策、资金、技术缺一不可,经营性的资产投入能保证村里的稳定收入,但利润较少,难有太大产出。作为科协成员,我们更要抓住科协的技术特色,充分发挥塘西3000亩耕地的资源优势进行探索,风险虽然不小,但潜力也是巨大的。”实践证明,钱和的这一冒险尝试是正确的,这让他感到十分欣慰,“富硒农产品种植,科技扶贫,从最初的一个想法转变为现实,这就是我的幸福了。”钱和说。

  临近年底,钱和的扶贫工作也接近了尾声。送记者去车站时,村里70多岁的老会计一个劲地追问钱和:“你不走吧?待会还回来吧?”对钱和来说,虽然这一阶段的扶贫工作快告一段落,但扶贫仍未真正结束。“这一段经历告诉我,科技扶贫确实是可以有所作为的,都说赠人千金,不如授人一技,相信随着一个又一个的村子脱下贫困帽,中国农村的精气神也能真正站起来。”